EBOC:永恒–静态块 观察-计算 统一理论
作者:Auric 日期:2025-10-18
摘要
目标. 提出 EBOC(Eternal-Block Observer-Computing):一个无需显式全局时间的几何—信息统一框架,将永恒图元胞自动机(EG-CA)的无时间因果编码与静态块宇宙元胞自动机(SB-CA)的程序语义与观察-译码合并于同一形式系统,并给出可验证的信息律与构造算法。本文将静态块 与永恒图边移位 视为等价双表述;以下以 为主叙述,但每条结论均可在 上通过图移位(可数状态Markov移位)展示/编码等价重述;当满足T13的“时间可马尔可夫化“等假设时,可进一步得到sofic/有限型展示。
三大支柱.
- 几何编码(Graph/SFT):宇宙作为满足局部规则 的静态块 ;其因果/一致性由永恒图 与 子移位(SFT) 并行刻画。
- 语义涌现(Observation = Decoding):观察=因子译码。译码器 按可接受叶分层逐叶读取静态块(沿 自层 推进到 的跨叶读取),输出可见语言;“语义塌缩“系从底层配置到可见记录的信息因子化。
- 信息约束(不增律):观察不创造信息: 并在因果厚边界下给出条件复杂度上界与 Brudno 一致的熵极限。
统一比喻(RPG 游戏). 宇宙如无限剧情的 RPG:游戏数据与演化规则早已写定(),“选择”(表观自由意志)须与剧情线一致(决定论)。逐叶读取按既定节拍 逐章解锁;“选择“是在兼容分支中选代表并排除不相容分支,本体“ROM“并未增减信息。
核心对象. 其中 为空间-时间 SFT, 为永恒图, 给出可接受叶族(原始整协向量 的水平集,), 为译码器, 为移位不变遍历测度, 为通用半测度(仅作典型性权重)。等价地,可用 的边移位 及其路径移位 表达所有结果;观察/信息律对两表述同样成立。
1. 引言与动机
传统 CA 以全局时间迭代呈现“演化“;块/永恒图视角一次性给定整段时空,“演化“仅是逐叶读取得到的路径叙述。动态视角依赖时间背景、难以背景独立;静态视角缺乏观测语义。EBOC 以”几何编码 × 语义译码 × 信息律“统一二者:SFT/图结构保证一致性与构造性;因子映射提供可见语言;复杂度/熵刻画守恒与极限。本文在极简公理下建立 T1–T26 定理族,给出细化证明与可复现实验流程。
2. 符号与先备
2.1 空间、字母表与配置
- 空间 ,时空 ;有限字母表 。
- 时空配置 。窗口 的限制 。
- 约定 既记字长亦记集合基数(由上下文判别)。
2.2 邻域与全局演化
- 有限邻域 ,局部规则 :
- 全局映射
2.3 SFT 与永恒图
- 空间-时间 SFT
- 永恒图 :顶点 编码局部图案(事件),边 编码因果/一致关系。
- 边移位
2.4 叶状分解与逐叶读取协议
- Unimodular 变换:(整可逆,),时间方向 。
- 可接受叶:存在原始整协向量 及常数 ,叶为其水平集 并满足 以保证跨叶的单调推进。
- 逐叶读取:采用块码 ,按叶层 逐叶推进,对相应窗口应用 产出可见序列。
- 叶计数与时间片长方体族:对时间片长方体族窗口 (),定义 为时间厚度(穿越的叶层数)。在步长 的协议下,观察步数为 ;边界效应 对熵/复杂度密度极限无影响。此类窗口族与时间子作用 的一维Følner理论相容。
- 时间子作用记号:记 为 沿时间坐标的一维子作用, 为 的时间移位。
2.5 复杂度与测度
- 采用前缀 Kolmogorov 复杂度 与条件复杂度 。
- :对时间子作用 不变且遍历(除非另行注明);:通用半测度(算法概率)。
- 窗口描述复杂度: 为生成 的最短程序长度;Følner 族 满足 。
- 熵符号约定:本文区分两类熵:(与叶计数 归一化相容)与 (与体素数 归一化相容)。二者一般无固定换算关系;本文各处结论均在各自相容的归一化下陈述与证明,不进行跨归一化换算。进一步地,对任意有限空间截面 ,记时间子作用的观测分割为 定义相对熵 ;并以 Kolmogorov–Sinai 定义 对观察因子 ,相应观测分割记作 其中 表示在 施加 的块读取得到可见图案 的柱集。
2.6 因果厚边界(用于 T4)
- 明确采用 -范数:
- 定义
- 底层 。
- 底层过去因果输入边界(标准坐标) 约定:本节及后续 T4 中的 皆指穿越的时间层数(与 §2.4 的 一致)。 非标准叶情形先用 回到标准坐标后取像。
2.7 永恒图的坐标相对化(Anchored Chart)
不携带全局坐标。选锚 ,相对嵌入 满足 ,沿 的路径层函数单调不减,空间邻接为有限移位。事先固定按“局部图案 顶点“的最小展示半径 ,以下相关定义与构造一律采用该固定 。 层函数 SBU(静态块展开) 其中“一致扩张“指:在该锥内所有由 与局部规则强制得到的单元与 匹配。此处“强制“指:仅凭锚 在所给锥域内经有限步局部约束闭包后唯一决定的格点取值;SBU 仅要求与这些唯一定值匹配。
2.8 永恒图—SFT 的双表述(工作准则)
- 双表示:本文所有以静态块 叙述的结论,均存在以永恒图边移位 的等价版本;二者通过图移位(可数状态Markov移位)展示/编码互相给出;当满足T13的“时间可马尔可夫化“等假设时,可进一步得到sofic/有限型展示。为简洁起见,正文以 为主,必要处以“(EG)“括注路径版表述。
- 对应关系:窗口 与厚边界对应于有限路径段与有限邻接半径;逐叶读取对应于沿路径的时间移位读取;观察因子 在 上的定义可在 上通过路径块码 等价实现。若为一般 , 可取可数状态图,使窗口依赖以有限邻接半径表达;当满足T13的有限记忆条件时, 可收束为sofic/SFT。
下文仅在存在该相对嵌入的图域上讨论 SBU。
定义·可实现事件. 设永恒图 。称 可实现,若存在 与某相对嵌入 及半径 使得 与 的局部图案一致(按文中“局部图案→顶点“的编码约定)。
3. 极简公理(A0–A3)
A0(静态块) 为局部约束的模型集合。 A1(因果-局域) 邻域有限;读取采用可接受叶。 A2(观察=因子译码) 逐叶读取并施加 得 。 A3(信息不增) 任意窗口 下,。
4. 叶-语言与观察等价
固定 与叶族 ,
5. 预备引理
引理 5.1(可计算变换的复杂度守恒). 若 可计算,则
引理 5.2(可描述窗口族). 对 维轴对齐平行多面体或以 个参数描述的规则窗口,有 。
引理 5.3(厚边界覆盖性). 半径 与时间跨度 下,计算 仅需 的前一层在 的过去输入;即 覆盖所有依赖(传播半径以 计)。
引理 5.4(因子熵不增). 若 为因子,则 。
引理 5.5(时间子作用版 SMB/Brudno). 对**-不变且遍历的 与时间片长方体族** ,其中 ,且 为固定的有限集合。记 (时间厚度),有 此为针对时间子作用 或等价地 的一维SMB/Brudno定理。窗口形状必须为时间片长方体族(或满足等价“时间均匀切片“条件),以保证柱集 由时间子作用的一维生成划分迭代生成,从而归一化与作用匹配。若采用一般 ,仅能保证以 归一化时极限为 作用熵 ,或在附加均匀切片/密度假设下再得时间熵极限。 此外,对于固定有限 ,上述极限等于 ;取 恢复 。若改用 且生成的截面族(从而对应生成分割),则极限直接等于完整的 (此情形为补充说明,不在本引理的固定 前提内)。 【注】仅当 为时间子作用的生成分割(例如采用 的生成截面族)时,极限才等于完整的 ;固定有限 时极限为 。
6. 主定理与详细证明(T1–T26)
T1(Block–自然扩张共轭)
命题. 若 ,则
证明. 定义 ,。由 SFT 约束得 。定义逆 ,。显然 、,且 。连续性与 Borel 可测性由乘积拓扑与柱集结构给出。
T2(Unimodular 协变性;复杂度密度不变)
命题. 对任意移位不变遍历测度 与两组可接受叶(由 给出),令 。假设:(i) 与 皆为时间片长方体Følner族,且空间截面 为固定有限集合且不随 变化;(ii)两组叶族分别由原始整协向量–时间向量对 给出,配对常数 为与 无关的常数;(iii)存在由 决定且与 无关的常数 ,使得 。则对 -a.e. 的 ,
证明. 整同构 保持 Følner 性质: 为 Følner 族则 亦然,且 (整行列式 ;此处 指格点像集 ,即使形状非轴对齐,格点数仍相等)。由假设(iii),叶计数(时间厚度)按常数倍缩放,该界由线性映射对叶法向量的作用与固定截面 的有界几何畸变给出。分别对两窗族将引理 5.5 应用于因子系统,得到相对于各自观察分割的时间熵极限: 与 。若两观察方案由沿时间子作用的有限记忆可逆块码互为同构,则两者等价并给出相同熵率;在此条件下坐标选择不改变极限值。
T3(观察=译码的语义塌缩)
命题. 为时间子作用的因子映射,诱导等价类 。一次观察在等价类中选代表,底层 不变。
T4(信息上界:条件复杂度版)
其中 为穿越的时间层数(与 §2.4 的 一致;见 §2.6 约定)。 【前提说明】以下上界在 §2.2 的单步时间依赖前提下成立;若规则对过去 层有依赖,则将过去因果输入边界改为 的对应厚边界,并把 替换为 ,其余推理不变。
证明. 构造通用程序 :
- 输入: 的编码、窗口 的编码(含 与几何参数)、 的编码,以及条件串 。
- 递推:自 层起按时间子作用逐层生成。对任一 ,以 计算之;所需右端由前一层已生成或来自条件边界(引理 5.3)。按 逐层生成,避免依赖循环。对每个层 ,先在传播锥内生成 的前向闭包所需的全部单元(允许临时产生 之外但位于 , 内的值),最终再限制到 。
- 译码:按协议在 内应用 得 。
程序体积为常数,输入长度为 ( 为层深/对齐成本)。由前缀复杂度定义即得上界。
T5(Brudno 对齐与因子熵)
命题. 对固定有限的空间截面 与时间片长方体族 (其中 ,且满足引理5.5的窗口前提),以时间厚度 归一化: 注:固定有限 情形;仅当 为生成分割(或采用 的增长截面族)时,极限等于完整 。
证明. 由引理 5.5(时间子作用版SMB/Brudno,窗口族形状与归一化匹配),第一条的 limsup 等式成立。对因子像, 为可计算变换且因子熵不增(引理 5.4),故第二条的 limsup 等式成立且不超过 。此外,对因子系统 应用引理 5.5(同一窗口前提),得 -a.e. 的 limsup 值为 ;由 可知上述 limsup 等式对 -a.e. 的 亦成立。若选用生成分割(或采用 的增长截面族),则右侧可直接写作 。
T6(程序涌现:宏块-强制;SB-CA TM)
命题. (允许经有限高阶块表示/字母扩展)存在宏块-强制嵌入方案 ,使得若该方案的有限型约束族非空(扩展 SFT 非空),则存在 (若仅采用高阶块而无字母扩展,则写作 )可在译码器 下译读为某一条(预期的)图灵机 的运行轨迹。若进一步假设嵌入约束完备且无伪解,则得到“若且唯若“。
证明(构造). 取宏块大小 。扩展字母表为 (机状态、带符号、头移动、同步相位)。在宏块尺度上以有限型局部约束实现转移 ,并以相位信号实现跨宏块同步。记由上述有限型约束得到的扩展 SFT 为 ,并记忘却投影 (如需将扩展配置关联回底层)。译码器 读取宏块中心行输出带内容。若这些有限型约束族全局相容(扩展 SFT 非空),则由紧致性可取极限得到全局配置 ;非空性因此依赖于相容性前提,而非由紧致性自动推出。
小结. 在相容但未声明无伪解时,仅有“非空 存在某条可译读轨迹“;在完备且无伪解时,得到“若且唯若“(与T9的停机见证等价配合)。
T7(程序权重的通用半测度界)
命题. 令程序码为前缀无歧义,则对任意可译读程序 ,有 。
证明. 由 Kraft 不等式 ,通用半测度 作为加权和满足上界,常数 仅依赖所选机。
T8(截面–自然扩张对偶;熵保持)
命题. 与 互为截面/自然扩张对偶,且时间熵相等。
证明. 由 T1 的共轭 。自然扩张不改熵;共轭保持熵,故结论成立。
T9(停机见证的静态化)
命题. 在 T6 的相容嵌入方案下(即对应扩展 SFT 非空), 停机当且仅当存在 与有限窗口 ,使得可见图案 包含“终止标记“ ;反之亦然。
证明. “若“向:若 在步 停机,则宏块中央的译码输出出现 ,形成有限可见图案。“唯若“向:若可见层出现 ,由局部一致性回溯至停机转移;构造保证 非他因产生。上述等价均以嵌入方案全局相容(扩展 SFT 非空)为前提。
T10(Unimodular 协变性的信息稳定)
命题. 若窗口族满足 ,则任意整变换 下,T4 上界与 T3 语义保持;变换后窗口的窗口描述复杂度差 ,不涉及数据复杂度 或 的逐样本上界。
证明. 由引理 5.1–5.2,窗口描述复杂度 为生成窗口几何参数的最短程序长度。整变换 与平移的编码仅增加 常数;厚边界 在 下的有界畸变吸收进 。由 T2 的测度论版本,数据复杂度密度在归一化后与坐标无关。
T11(模型集合语义)
命题. 证明. 按定义。
T12(计算模型对应)
命题. (i) SB-CA 与 TM 互相模拟;(ii) 若干 CSP/Horn/-安全公式 可等价嵌入 EG-CA。
证明. (i) 由 T6 及标准“TM 模拟 CA“得双向模拟。 (ii) 将每条半径 的子句转为禁形集 ,得 。解的模型与 的模型等价(有限型 + 紧致性)。
T13(叶-语言的 -自动机刻画;sofic 化充分条件)
命题. 若(i)采用路径版 或存在 使 在时间子作用上可经高阶块表示 令跨叶一致性仅依赖相邻 层(时间方向可马尔可夫化);且(ii)译码器 的核窗 具有有限跨叶厚度,则 为 sofic(因而 -正则),可由某 Büchi 自动机 接受:
证明(构造). 在时间方向有限记忆条件下,取高阶块表示 ,将有限状态集 编码入扩展字母表并以有限型约束实现转移 。跨叶一次读取对应一次自动机步。接受条件以局部安全/正则约束实现(如“无限次访问 “由循环记忆位实现)。于是得到等价 -语言。
T14(任意可实现事件的 SBU 存在)
命题. 对可实现 与可接受 , 非空。
证明. 取以 一致的有限窗口族,按包含构成有向集;有限一致性由“可实现“与局部约束给出。由紧致性(乘积拓扑)与 Kőnig 引理,存在极限配置 与 一致,故非空。
T15(因果一致扩张与悖论排除)
命题. 仅包含与锚 一致之全局解的限制;矛盾事件不共存。
证明. 若某 同时包含与 矛盾之事件,则在 上既一致又矛盾,违背一致性定义。
T16(时间=确定性推进(表观选择))
命题. 在确定性 与厚边界条件下, 的每次最小正增量推进等价于对未来一致扩张族作确定性推进;在确定性 CA 下唯一。
证明. 由 T4 的构造,给定上一层与厚边界,下一层值由 唯一定义;如存在两种不同推进,则某单元下一层取值不等,违背确定性。
T17(多锚观察者与主观时间率)
命题. 有效步长 反映章节节拍;不同 仅改变读取节奏,在时间片长方体Følner族且空间截面固定或一致有界的前提下,以时间厚度 归一化的熵率一致。
证明. 时间子作用改为 等效于对 子作用“抽样“()。测度熵满足(相对于所选分割的版本亦成立) 对时间片长方体 ,观察步数为 (见 §2.4),而归一化采用时间厚度 。因而 其中 。若使用固定有限截面 ,则应写作 并且仅当上述联结分割生成(或存在沿时间的有限记忆可逆块码同构)时,才可写作 。观察步数计数 的 因子与 正好抵消,归一化后熵率不依赖于 的选择。由引理 5.5,对 -a.e. 的 两族密度极限一致。
补充说明. 上述抵消在固定有限截面并以**时间厚度 **归一化的情形下成立;若改用体素数归一化或非时间片长方体窗族,则对应的是 而非时间熵(见 §2.5 与 §7.5 的注释)。
T18(锚定图的坐标相对化不变性)
命题. 两组嵌入 若源自同一整仿射嵌入 的限制,则在交域去除常数半径带后,仅差 整仿射与有限半径重标定;两组嵌入间观察协议的额外编码/描述开销 (对可描述窗口族为 ),不涉及对观测序列本身的数据复杂度或熵差给出逐窗口上界。
证明. 存在 与平移 使 于交域成立。有限半径差异对应剔除边界带。窗口在两坐标下的编码仅多出 的有限描述;这是协议间转换的额外描述成本,被 吸收(引理 5.1–5.2)。观测序列的数据复杂度由 T2 的测度论版本给出归一化后的坐标无关性。
T19(-后继的确定性与同层排他性)
命题. 确定性 、半径 下,若 的上下文覆盖下一层生成所需信息,则存在唯一 ;边 对同层备选具排他性。
证明. 下一层取值由 的局部函数唯一决定;若存在同层两个不同备选均可接续且相互冲突,则在某公共单元产生不一致赋值,矛盾。
T20(相容原则:表观选择与决定论统一)
命题. 逐叶推进在操作层面表现为“代表选择“,而整体静态编码为“唯一一致扩张“;决定论成立,且与 A3/T4 相容。
证明. 由 T14 存在全局一致扩张;T15 排斥矛盾分支;T3 表明“观察=在等价类中选代表“;T4/A3 确保选择不增信息。故表观自由与本体决定论一致。
T21(信息不增律:一般 CA 与观察因子)
命题. 设 为半径 的 维 CA,取任意 Følner 窗口族 (轴对齐平行多面体满足 )。定义空间信息密度(每格) 则对每个固定的 与配置 ,有 注:此定理针对 维空间配置,按体素数归一化(用于纯空间配置)。应用于时空SFT的时间子作用时,应改用时间厚度 归一化(见T5)。
证明. 厚边界与传播锥给出依赖域:存在 使 可由 可计算恢复(见引理 5.3 的 控制)。由可计算变换的复杂度上界, Følner 性给出 ,取 得 。因子译码不增信息(A3,或引理 5.1 的可计算变换),得 。合并即得结论。
T22(信息守恒律:可逆 CA)
命题. 若 可逆且 亦为 CA(可逆元胞自动机),则对每个固定的 与配置 ,空间信息密度(每格)守恒: 其中等号在 或与 共轭的无损因子下成立。若 为移位不变遍历测度,应用于时空SFT的时间子作用 时,由 T1 的共轭与可逆性下熵保持可知 不变;各时刻空间边缘分布 满足平稳性 ,该记号与 的计算无直接混用。故 -几乎处处时间方向的信息密度守恒。 注:同T21,此处空间信息密度按体素数归一化(用于纯空间配置);用于时空SFT的时间子作用时,应改用时间厚度 归一化(见T5)。
证明. 由 T21 对 与 分别应用得 与 ,合并即 。关于 的不增由 A3 给出。测度论版本由 的共轭与可逆性下熵保持(T8),配合叶计数归一化的Brudno定理(引理 5.5)得出。
T23(观测压力函数与信息几何)
【来源映射】对每个可见类目 ,令 为译码后在单位时间片的先验权(或计数权), 为对应逐叶统计特征(如频率向量/能量代价)的固定向量;当在窗口族 上取极限时, 即为这些观测统计的指数族重加权。
定义. 为避免与 §2 中的叶族记号 混淆,以下以 记参数。取一组可见类目(由译码/计数规则给出)索引为 (此处取 ),赋权 与向量 。定义 在 收敛的域内,且满足局部一致收敛从而允许求和/微分互换的标准条件,有 因此 凸,其 Hessian 即 Fisher 信息。沿方向 , 若再记香农熵 ,则
证明要点. 由 log-sum-exp 的标准求导(在前述局部一致收敛条件下可交换求和与微分),得梯度与 Hessian 表达;方向二阶导即方差。熵恒等式由 代入 展开并整理得到。
T24(相变/主导切换的判别;有限 J 版)
命题. 令幅度 ,并定义 若 ,则存在唯一索引 使 且 因而无主导切换;主导切换仅可能发生在 的薄带内,其骨架为超平面族 。
证明. 由 的定义,,故 ,再求和得结论。
T25(方向化极点 = 增长指数;可数无限版)
命题. 固定方向 与分解 。令索引族 为可数无限,并假设存在 使得 。设沿 的带权累积分布 当 具有指数–多项式渐近(并假设 具界变差与温和增长) 且 具界变差并满足温和增长。则其拉普拉斯–Stieltjes 变换 在 收敛,并可亚纯延拓至 ,在 处至多出现 阶极点。特别地,右端收敛垂线的实部等于最大增长指数 。若 ,则上述和式为有限和,不出现极点情形。
证明要点. 属于经典的拉普拉斯–Stieltjes Tauberian 词典:对指数–多项式渐近逐段积分并使用分部积分/留数控制,得极点位置与阶;绝对收敛域的临界由 给出。
T26(可逆与非可逆:判据与后果)
命题(判据). 全局映射 为 CA 可逆 它为双射且 也是 CA(存在有限半径的逆局部规则)。在 上,Garden-of-Eden 定理给出: 满射 预单射;可逆等价于同时满射与单射。
命题(后果). 若 可逆,则:
- 信息密度守恒:(见 T22);
- 观察因子下不增:;
- 无真吸引子:不存在把开集压入真子集的单向吸引(每点具双向轨道,可能存在周期但无信息耗散到单一固定点的不可逆坍缩)。
证明. 判据为标准结论;后果 1–2 由 T21–T22 立即推出;后果 3 由可逆性与双向可达性给出(若存在真吸引子则与双射矛盾)。
7. 构造与算法
7.1 从规则到 SFT:由 的局部一致性导出禁形集 ,得 。
7.2 从 SFT 到永恒图:以允许图案为顶点、合法拼接为边构造 ;用 的等值面给出叶次序。
7.3 译码器设计:选核窗 、块码 ;定义按 分层的逐叶读取协议 。
7.4 宏块-强制程序盒:自相似平铺嵌入“状态-控制-带“并可译读(见 T6)。
7.5 压缩-熵实验(可复现) 注:此处用 归一化便于实验操作;理论上对应时间子作用熵应改用时间厚度 归一化(见T5,需采用时间片长方体族)。为与 T5 的时间熵对齐,应保持 固定并同时报告 (固定有限 );若 变化或采用一般 Følner 窗,则 反映的是 量级而非时间熵。
7.6 从事件节点构造 SBU(强制域传播) 输入:可实现 、取向 、容许误差 。 步骤:以 与局部一致性为约束,进行双向约束传播/一致性检查,在增大的 上计算被 强制的单元集合,并按 逐叶扩张至局部稳定。 输出: 在 上的强制域近似与信息密度曲线。
7.7 锚定图的相对坐标构造:BFS 分层(按 /空间邻接)→ 相对嵌入 → 半径 一致性校验与等价类归并。
7.8 由 CSP / -安全公式到 CA:给定 CSP 或 Horn/-安全公式 ,对每条半径 子句生成禁形 ,定义 : 必要时以有限控制层保持同步(不改等价类)。
7.9 由 -自动机到叶-语言:给定 Büchi 自动机 ,选择 并构造扩展 SFT 使:
- 将跨叶观测编码为 -字;
- 以有限型同步条件实现 :在 上叠加有限型“控制/同步层“(或等价地先取 将 编码入字母表并以局部约束模拟转移),得到扩展 SFT ;
- 接受条件以安全/正则约束表达。于是
8. 典型示例与玩具模型
Rule-90(线性):三视角一致;任意锚的 SBU 由线性关系唯一递推;Følner 归一化后复杂度密度一致;叶-语言为 -正则。
Rule-110(通用):宏块-强制嵌入 TM(T6);停机见证对应局部终止标记(T9);逐叶推进排除同层备选(T19–T20)。
二染色 CSP(模型视角):图二染色的局部约束 → 禁形;锚定某节点颜色并逐叶展开,构成因果一致事件锥体;叶-语言在适当条件下为 -正则。
2×2 玩具块(锚–SBU–译码–表观选择) 参数:,,,(XOR,周期边界)。锚 固定 的局部图案。按 T4 的因果厚边界与逐叶推进递推 层,得到唯一一致扩张;与锚矛盾的同层点被排除(T19)。取 读出二维块为可见二进制串——“下一步“仅读出,不增信息(A3)。
9. 扩展方向
- 连续扩展(cEBOC):以 Markov 符号化/紧致字母 SFT 推广;重述复杂度/熵并阐明离散→连续极限。
- 量子启发:对同一静态块 的多个相容 SBU 作同时描述,测量对应锚定切换与锁定 + 一次 -语义塌缩;为基于信息与计算的量子诠释提供构造性基础(非态矢量假设)。
- 范畴/余代数视角: 作余代数;带锚 SBU 为注入初值的余代数子解;叶-语言为自动机余代数同态像。
- 鲁棒性:小扰动/缺失下的容错译码与鲁棒窗,保证可观察语义稳定。
10. 观察者、表观选择与时间体验(RPG 比喻)
层次分离:操作层(观察/译码/逐叶推进/代表选择)与本体层(静态几何/唯一一致扩张)。 相容原则:把 视为RPG 的完整数据与规则;逐叶推进如按既定章节节拍 解锁剧情。玩家“选择“是在同层兼容分支中选代表并排除其它分支;剧情本体(静态块)早已写定,选择不生成新信息(A3),与决定论相容(T20)。 主观时间率:有效步长 体现“章节节拍“;Følner 归一化后熵率一致(T2/T5/T17)。
11. 结论
EBOC 在极简公理下统一无时间几何(永恒图/SFT)、静态块一致体与逐叶译码的观察-计算语义,形成从模型/自动机到可见语言的完整链条。本文给出 T1–T26 的细化证明,确立了信息不增律(T4/A3)、Brudno 对齐(T5)、unimodular 协变性(T2/T10)、事件锥体/静态块展开(T14–T16)、多锚观察者与坐标相对化(T17–T18)等核心结果,并提供可复现实验与构造流程(§7)。
附录 A:术语与记号
- 语义塌缩: 的信息因子化。
- 表观选择:按 的最小正增量推进,对同层备选作代表选择;仅改变语义代表,不创造信息。
- 时间片长方体族:形如 的窗口族,其中 为空间截面, 为时间厚度;与时间子作用 的一维Følner理论相容。
- 叶计数(时间厚度):对时间片长方体 ,定义 为穿越的叶层数,对应观察步数。
- 原始整协向量:,;其与实际时间方向 的配对 定义逐叶推进步长。
- :整可逆矩阵群(行列式 )。
- Følner 族: 的窗口族。
- 柱集:。
- 熵归一化对应: 与时间厚度 归一化相容(时间片长方体族); 与体素数 归一化相容(一般Følner族)。
- μ-安全公式(§7.8,T12):指可表达为有限半径局部约束的一阶逻辑公式子类(如Horn子句、safety属性),其模型可通过有限型禁形集实现为SFT;此处“μ“仅作记号区分,非测度论意义。
参考文献(指引性)
- A. A. Brudno (1983). Entropy and the complexity of trajectories.
- D. Lind & B. Marcus. Symbolic Dynamics and Coding.
- E. F. Moore (1962); J. Myhill (1963). Machine models / Reversible CA.
- M. Li & P. Vitányi. An Introduction to Kolmogorov Complexity.
- R. Berger; J. Kari. Tilings, Undecidability, SFT.
- J. R. Büchi; W. Thomas; D. Perrin & J.-E. Pin. -Automata and -Languages.
- D. Ornstein & B. Weiss; E. Lindenstrauss(可加群作用的 SMB / 点态遍历)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