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述:量子测量的“态坍缩“实际是第1章遮蔽函数的选择性抑制:
∣ψ⟩after=∥Mobs(R)∣ψ⟩before∥Mobs(R)∣ψ⟩before
其中Mobs(R)=∑k∈SobsS(R)(k;measurement)∣ek⟩⟨ek∣
证明:
步骤1:测量前态的完整结构
∣ψ⟩before=k∈Z∑ak∣ek⟩∈H(∞)
包含观察者无法直接观测的无限维信息。
步骤2:测量装置的遮蔽选择性
测量装置设计决定遮蔽函数:
S(R)(k;measurement)={1ϵk≪1k=ktarget(测量目标)k=ktarget(其他分量)
步骤3:“坍缩“的数学实现
Mobs(R)∣ψ⟩=aktarget∣ektarget⟩+k=ktarget∑ϵkak∣ek⟩
当ϵk→0时,只剩下目标分量。
步骤4:坍缩概率的Born规则涌现
坍缩到∣ektarget⟩的概率:
P(ktarget)=∑k∣ak∣2S(R)(k;measurement)2∣aktarget∣2→∣aktarget∣2
当S(R)(ktarget;measurement)=1,其他S(R)(k;measurement)→0。□
陈述:量子退相干从系统与观察者环境的递归耦合涌现:
dtdρsystem=−i[Hsystem(R),ρsystem]+k∈/Sobs∑Lk(env)[ρsystem]
其中Lk(env)是观察者环境的第k层耗散项。
证明:
步骤1:总系统的递归分解
总系统:Htotal(∞)=Hobs(sys)⊗Henv(∞)
其中系统部分有限维,环境部分无限维。
步骤2:观察者截断的环境耦合
观察者无法观测k>nobs的层级,这些层级作为“环境“:
Henv=span{∣ek⟩:k>nobs}
步骤3:有效系统动力学的推导
ρsystem(t)=trenv[U(R)(t)ρtotal(0)U(R)(t)†]
步骤4:Lindblad形式的递归实现
Lk(env)[ρ]=α∑[Lk,αρLk,α†−21{Lk,α†Lk,α,ρ}]
其中Lk,α是第k层环境的Lindblad算子。□
陈述:当观察者截断nobs≫1时,量子系统涌现经典行为:
nobs→∞lim⟨O^(R)⟩quantum=Oclassical(R)
证明:
步骤1:大截断极限的量子平均值
⟨O^(R)⟩=k=0∑nobsλk(obs)∣⟨ek,ψ⟩∣2
步骤2:经典值的递归定义
Oclassical(R)=k∈Z∑λk(R)⟨nk⟩classical
其中⟨nk⟩classical是经典分布(如Maxwell-Boltzmann)。
步骤3:量子-经典对应的极限分析
当nobs≫1时:
∣⟨ek,ψ⟩∣2→⟨nk⟩classicalϕ−k
步骤4:对应原理的递归验证
nobs→∞limk=0∑nobsλk(obs)∣⟨ek,ψ⟩∣2=k∈Z∑λk(R)⟨nk⟩classical
极限存在且等于经典值,验证Bohr对应原理。□
陈述:宏观不可逆性与微观可逆性的表观矛盾通过观察者截断解决:
微观(H(∞)):U(R)(t)†U(R)(t)=I(可逆)
宏观(Hobs):dtdSobs(R)>0(不可逆)
证明:
步骤1:母空间演化的微观可逆性
第3章递归动力学的演化算子U(R)(t)是幺正的:
U(R)(t)U(R)(−t)=I
时间反演对称性完全保持。
步骤2:观察者投影的信息丢失
投影演化:Uobs(R)(t)=Pobs(R)U(R)(t)(Pobs(R))†
一般不幺正:Uobs(R)(t)†Uobs(R)(t)=I
步骤3:粗粒化的熵增机制
观察者熵:Sobs(R)(t)=S(R)(Pobs(R)[ρ(t)])
dtdSobs(R)=dtdS(R)(Pobs(R)[ρ(t)])≥0
由于投影丢失细节信息。
步骤4:可逆性悖论的数学消解
- 微观可逆:母空间H(∞)中信息守恒
- 宏观不可逆:观察者截断Hobs中信息单调损失
无矛盾:不同层次的不同性质。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