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eyboard shortcuts

Press or to navigate between chapters

Press S or / to search in the book

Press ? to show this help

Press Esc to hide this help

太极八卦通俗系列

基于《太极—八卦的相位—密度—信息几何解释(WSIG 版)》的通俗解读

系列简介

本系列将深奥的数学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日常语言,帮助读者理解太极、八卦、五行、纳甲等传统智慧的现代科学本质,以及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。

特点

  • ✓ 无数学公式,纯白话讲解
  • ✓ 大量实际案例和比喻
  • ✓ 与现代科学(AI、机器学习)的联系
  • ✓ 可操作的实战技巧
  • ✓ 一一对应原文的严密逻辑

阅读指南

按顺序阅读(推荐)

从第一篇开始,逐篇阅读,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。

按兴趣阅读

  • 想了解基本原理 → 读第1-2篇
  • 想学会判断吉凶 → 读第3-4篇
  • 想掌握五行应用 → 读第5篇
  • 想学习时空预测 → 读第6篇
  • 想了解现代应用 → 读第7篇

按需求阅读

  • 决策辅助:第3篇(动静吉凶)+ 第4篇(元亨利贞)
  • 团队管理:第5篇(五行平衡)
  • 时间规划:第6篇(纳甲应期)
  • 技术实现:第7篇(AI应用)

系列文章

第一篇:太极的秘密——镜像与守恒

对应原文:§0-§2(记号与底座、太极、两仪与四象)

核心内容

  • 太极是什么?镜像对称的奥秘
  • 守恒原理:表象变化,内在不变
  • 两仪:一条分界线分成两半
  • 四象:两条分界线分成四块
  • 太极生两仪、两仪生四象的自然过程

关键概念

  • 镜像对称
  • 守恒量
  • 分界线
  • 象限稳定性

实用价值

  • 看透变化的本质
  • 找到平衡点
  • 预测转折点

第二篇:八卦的真相——三条线画出八种状态

对应原文:§3-§7(八卦编码、动静爻变、生成过程、能量刻度、极简范式)

核心内容

  • 八卦的几何本质:三条线分成八个房间
  • 三爻编码:用0和1表示八种状态
  • 爻变:穿越分界线导致爻翻转
  • 动爻:最接近分界线,最容易变的那一爻
  • 从四象到八卦的逐步细分

关键概念

  • 三维二进制编码
  • 卦域(稳定区)
  • 爻变(状态转换)
  • 动爻(临界点)

实用技巧

  • 识别关键维度
  • 划分临界点
  • 定位当前状态
  • 预测可能变化

第三篇:动静吉凶——如何判断变化的好坏

对应原文:§8-§13(先天后天八卦、错综互变、动静吉凶、六爻扩展、象数义统一、可检清单)

核心内容

  • 先天与后天八卦:同一系统的不同视角
  • 错综互变:四种变化关系
  • 动静:距离分界线的远近
  • 吉凶:变化的方向
  • 从八卦到六十四卦:六个维度的精细分类

关键概念

  • 错卦(对立)、综卦(反向)、互卦(内在)、变卦(局部)
  • 静吉、静凶、动吉、动凶
  • 六爻分层(初二三四五上)
  • 卦象数义统一

可检验清单

  • 维度可定义
  • 分界可测量
  • 爻变可重复
  • 预测可验证
  • 误差可改进

第四篇:卦辞的奥秘——元亨利贞与吉凶悔吝

对应原文:§14-§18(元亨利贞四刻度、卦辞生成、本之互错综统一算子、动爻定位)

核心内容

  • 元亨利贞:四个关键指标
  • 元(势能)、亨(稳定)、利(方向)、贞(平衡)
  • 吉凶悔吝:四种结果
  • 卦辞生成:从位置到文字的自动翻译
  • 五卦联动:本、之、互、错、综

关键概念

  • 元:整体能量与潜力
  • 亨:内部协调与通达
  • 利:有利方向与梯度
  • 贞:坚守正位与对称
  • 吉(顺)、凶(逆)、悔(补救)、吝(局促)

实战应用

  • 自己生成卦辞
  • 五卦综合分析
  • 动爻核心提示

第五篇:五行的智慧——金木水火土与八卦的关系

对应原文:§19-§28(时序方位、五行定义、相生相克、聚合规则、后天方位校准)

核心内容

  • 五行是八卦的聚类:八个归成五类
  • 五行的定义:金木水火土的能量特征
  • 相生:能量的自然流转(木→火→土→金→水→木)
  • 相克:互相制约的平衡(木→土→水→火→金→木)
  • 权重分配:每个卦的五行配比
  • 后天八卦方位:时空配置

关键概念

  • 木(生长)、火(扩散)、土(稳定)、金(收敛)、水(流动)
  • 相生网络(循环图)
  • 相克网络(星形图)
  • 五行权重归一化
  • Lipschitz鲁棒性(平滑变化)

实战案例

  • 团队五行平衡分析
  • 相生工作流设计
  • 缺失五行补充

第六篇:纳甲与干支——时间空间的统一密码

对应原文:§61-§73(纳甲干支历法统一、神煞特征、卦变马尔科夫链、世爻应爻、用神忌神、卦气周期)

核心内容

  • 纳甲系统:把卦象映射到时间坐标
  • 天干地支:时间的编码(十天干 × 十二地支 = 六十甲子)
  • 六维相位-尺度坐标
  • 共轭关系:时间分辨率 × 频率分辨率 ≥ 常数
  • 神煞:附加特征标记
  • 卦变序列:马尔科夫链
  • 世爻应爻:自己与对方
  • 用神忌神:有利与不利因素
  • 卦气:季节与时间的周期嵌入

关键概念

  • 纳甲:六爻配干支
  • 六十甲子:60个时间单位
  • Nyquist约束:采样定理
  • 首达时间:到达目标需要多少步
  • 应期:何时发生变化

实战技巧

  • 用纳甲预测应期
  • 世应和冲判断
  • 用神忌神优化

第七篇:变化的智慧——从太极到人工智能

对应原文:§74-§100(多分辨率分析、纳音、应期、变卦速率、卦序、网络分析、现代AI应用)

核心内容

  • 六爻的层次:从根基到终点的多分辨率
  • 纳音五行:第二层精细编码
  • 应期的奥秘:首达时间分布
  • 变卦速率:跃迁态理论
  • 卦序:哈密顿路径与欧拉回路
  • 卦变网络:社群与模块化
  • 现代AI应用:
    • 机器学习:自动识别卦象
    • 图神经网络:学习卦变规律
    • NLP:自动生成卦辞
    • 强化学习:优化决策路径
    • 区块链:记录与验证
    • 联邦学习:隐私保护协作
  • 可解释性:SHAP值与LIME
  • 公平性:避免算法偏见
  • 鲁棒性:保证预测稳定

完整闭环

  • 古代智慧(理论基础)
  • 现代科技(工具实现)
  • 统一框架(信息几何 + 图论 + 深度学习)
  • 最终愿景(可证、可测、可迭代、可信赖)

七步占卜法

  1. 定义维度
  2. 找分界线
  3. 定位当前卦
  4. 识别动爻
  5. 计算五行权重
  6. 查时空坐标
  7. 生成建议

与原文的对应关系

通俗系列对应原文章节主题
第1篇§0-§2太极、两仪、四象
第2篇§3-§7八卦、爻变、生成过程
第3篇§8-§13先后天、错综互变、动静吉凶、六十四卦
第4篇§14-§18元亨利贞、卦辞生成、五卦联动
第5篇§19-§28五行定义、相生相克、方位校准
第6篇§61-§73纳甲干支、马尔科夫链、世应、用忌、卦气
第7篇§74-§100多分辨率、纳音、应期、网络、AI应用

注:原文§29-§60(五行详细推导、多窗稳健、骨架估计、参数识别等技术细节)在通俗系列中已融入各篇,不单独成章。


关键术语对照表

通俗用语数学术语原文对应
镜像对称自反核 §1
守恒量完成函数的镜像不变性§1
分界线幅度平衡超平面 §0, §3
八个房间八个卦域(常值区)§3
爻变穿越超平面 §4
动爻相位导数/谱密度峰 §4, §10
元亨利贞, , 风险, 最小曲率§14
五行权重聚簇权 §20-§23
相生季节环同构§24
相克生克网Lipschitz估计§25
纳甲六维相位-尺度坐标 §61
首达时间§63, §77
世应 的镜像对偶§64
用神忌神优化 §65
变卦速率Kramers公式 §78
卦序哈密顿路径/欧拉回路§79
社群模块化 最大化§80

学习建议

初学者(第一次接触太极八卦)

  1. 从第1篇开始,建立“镜像对称“和“守恒“的直觉
  2. 重点理解第2-3篇,掌握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基本分类
  3. 跳读第7篇的“七步占卜法“,了解整体流程
  4. 回过头细读第4-6篇,补充细节知识

有基础者(学过传统周易)

  1. 先读第1篇和第7篇,理解传统与现代的联系
  2. 重点读第4-6篇,用新视角重新理解元亨利贞、五行、纳甲
  3. 对照原文数学版,加深理解

技术背景(AI/数据科学)

  1. 快速浏览第1-3篇,了解基本概念
  2. 重点读第7篇,理解如何用现代技术实现
  3. 阅读原文数学版,掌握严格推导
  4. 动手实践:用Python/TensorFlow实现一个占卜系统

实用导向(想用于决策)

  1. 读第3-4篇,学会判断动静吉凶和元亨利贞
  2. 读第5篇,理解五行平衡
  3. 读第6篇,学会预测应期
  4. 跳过数学细节,专注实战技巧

常见问题

Q1: 这套理论科学吗?

A: 本系列基于严格的数学推导(原文有完整证明),核心是:

  • 信息几何(已被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、统计物理)
  • 图论(网络科学的基础)
  • 散射理论(量子力学、电磁学的标准工具)

不是“玄学“,而是用现代数学重新表述古代智慧。

Q2: 可以用来“算命“吗?

A: 本系列的目的不是算命,而是:

  • 帮助你更清晰地认识现状(定位当前卦)
  • 帮助你更理性地做出决策(识别动爻、判断吉凶)
  • 帮助你更有效地预测趋势(卦变序列、应期估计)

强调可检验性:不准可以改进,而不是归咎于“命运“。

Q3: 需要数学基础吗?

A: 通俗系列不需要数学基础,全部用日常语言和比喻讲解。

如果想深入理解,可以阅读原文数学版,需要:

  • 线性代数(矩阵、特征值)
  • 微积分(梯度、凸性)
  • 概率论(期望、方差、马尔科夫链)
  • 基本的图论和信息论

Q4: 如何验证准确性?

A: 按照“可检清单“(第3篇):

  1. 记录每次占卜:卦象、预测、实际结果
  2. 统计准确率:对了多少次?错了多少次?
  3. 分析误差:为什么错?哪个环节出问题?
  4. 改进模型:调整分界线、优化参数
  5. 重复验证:用新数据测试

强调可迭代改进,而不是一次定终身。

Q5: 与传统周易有什么区别?

A:

  • 相同点:卦象系统、五行生克、纳甲干支……核心概念一致
  • 不同点
    • 传统强调“意象“和“直觉“,本系列强调“量化“和“可检“
    • 传统依赖“经验“和“悟性“,本系列提供“算法“和“公式“
    • 传统难以传授,本系列可以编程实现

本系列不是否定传统,而是用现代语言让更多人理解和应用。


进阶资源

原文数学版

  • 《太极—八卦的相位—密度—信息几何解释(WSIG 版)》完整版
  • 位置:docs/euler-article/tai-chi/wsig-taiji-bagua-complete.md

相关数学工具

  • 信息几何:Amari的《Information Geometry》
  • 散射理论:Reed & Simon的《Methods of Modern Mathematical Physics》
  • 图论:Bollobás的《Modern Graph Theory》
  • 马尔科夫链:Norris的《Markov Chains》

编程实现

  • Python + NumPy:矩阵运算和优化
  • NetworkX:图论分析
  • PyTorch/TensorFlow:神经网络
  • Scikit-learn:机器学习

推荐阅读顺序

  1. 通俗系列(本系列,建立直觉)
  2. 原文数学版(严格推导)
  3. 数学工具书(补充背景知识)
  4. 编程实践(动手验证)

反馈与改进

如果你在阅读过程中:

  • 发现难以理解的地方
  • 有更好的比喻或案例
  • 想要更多的实战例子
  • 发现错误或不一致

欢迎反馈,帮助我们持续改进!


祝阅读愉快,学以致用!


本系列基于《太极—八卦的相位—密度—信息几何解释(WSIG 版)》(§0-§100)精确翻译而成,保持一一对应关系,确保理论严谨性与实用性的统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