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eyboard shortcuts

Press or to navigate between chapters

Press S or / to search in the book

Press ? to show this help

Press Esc to hide this help

-FIRST:光速常数的窗口化群延迟表述、等价层、误差账本与完整证明(全文)

Version: 1.27(2025-10-31,Asia/Dubai)

作者:Auric(EBOC / WSIG / S-series)

关键词:光速常数;因果前沿;Wigner–Smith 延迟;Birman–Kreĭn 公式;谱移函数;Kramers–Kronig(因果—解析);微因果;信息光锥;Nyquist–Poisson–Euler–Maclaurin 误差账本;SI 计量基准

MSC:81U05;47A40;94A15;78A40;83A05


0.0 立场声明

本文不对光速常数 作任何重新定义或数值调整。 的常数地位与数值属于既定理论与度量学体系之内容。本文仅提供一种窗口化群延迟视角下对 新表述:在严格指明的理想模型与条件下,相关群延迟量与路径长度之比呈现为 的等价刻画。这一表述是数学—物理结构的重述,而非对常数的重定标。


0.1 误差 = 解析余项(用语与符号约定)

本文中误差一词严格指数学逼近的解析余项,与实验测量误差或统计不确定度无关。典型情形包括(但不限于): 其中 为 Euler–Maclaurin 采用的截断阶; 专指采样网格点数/区间数,二者概念独立,不应混用。上式各项均为确定性(可上界/可控制)量;若无特别说明,本文所有“误差““误差账本“均作如上解析意义理解。


0.2 记号与单位

设能量变量为 ,散射矩阵 可对能量求导。Wigner–Smith 延迟矩阵定义为 ;它是厄米矩阵,总群延迟记为 (单位:秒)。**Smith(1960)原始“寿命矩阵“将 并入矩阵定义,记 ;本文采用不含 约定,并以 表示总群延迟,二者仅差一个 因子(量纲与 §13.1 一致)。**这一构造在电磁、声学等多域广泛使用。(APS链接)

本文默认单模链路(;多端口情形见第 11 节),并对观测采用带宽随 增长的窗 (归一化 )与前端核 的卷积,其中 且归一化为 ,因此对任意常值 (避免与下文的光速常数 混淆)。SI 与计量对齐采用“固定 “的定义:精确常数,米用 实现。(BIPM)


1. 主表述(WSIG)与要证目标

1.1 窗口化群延迟读数(定义)

窗口化群延迟读数定义为 上式诱导记号:,于是 。其中 是端点的欧氏几何距。

1.2 表述(光速的窗口化群延迟基线)

在自由空间(真空、均匀、无界、无耗散)的理想模型下,对长度 的真空链路与任意满足 的窗口/前端核对 ,窗口化群延迟读数满足 为便于后文引用,可记 。该表述仅为对既定常数 的结构性重述,不涉及对 的重定义或数值调整。

1.3 要证目标

本文主线:证明上式表述之 与下列四类结构互为等价

  • (A)相位斜率 / 谱移密度(BK 公式),故 。(arXiv)
  • (B)因果前沿:严格因果 频响上半平面解析(KK),3D 推迟格林函数支撑在光锥 上,故最早非零响应速度。(APS链接)
  • (C)信息光锥(在假设 7.0 下):互信息首次可检阈值速度的上确界等于 。(APS链接)
  • (D)SI 实现互逆:“以时定长”(SI)与“以延迟计长“(本文)互为实现。(BIPM)

此外给出**Nyquist–Poisson–Euler–Maclaurin(NPE)**非渐近误差账本,实现工程可检。(fab.cba.mit.edu)


2. 基本性质与引理

引理 2.1( 的厄米性与相位导数恒等式)

幺正可微,则 厄米,且

证明:由 。故 ,取虚部即得 。—证毕。

(与 Smith 的“寿命矩阵“在 因子上一致;参见 §0 的约定说明。)(APS链接)

引理 2.2(BK 公式与谱移导数)

取 Birman–Kreĭn 约定 ,则

证明:对上式取导:。又 ,合并得 。—证毕。(arXiv)

:文献亦见不同号约定;本文一律采用上式带“−“号的 BK 约定。(arXiv)


3. 真空链路的

对理想真空链路长度 ,平面波传播相位为 ;因无耦合、无增益/损耗,故 与能量无关的常数。据此

因此若忽略采样与带宽截断误差,则主表述直接给出 。下面用 NPE 误差账本严格控制有限带宽与离散观测误差(第 8 节)。关于 的物理与测量见 Smith 原文与当代综述。(APS链接)


4. 主表述的存在—唯一与窗/核无关性(完整证明)

命题 4.1:在真空链路上,窗口化群延迟读数 的关系存在且唯一,与窗 与前端核 的具体形状无关。

证明

  1. 常值结构:由第 3 节,。卷积 与加窗平均均不改变常值。

  2. Nyquist(别名项):若被测与窗—核的总频谱在能量的共轭变量 (单位:)上严格带限,即 支撑于 ,则 Poisson 求和给出无混叠的充要条件 在该条件下频谱重复项不重叠,从而 。若仅具“有效带宽“(存在带外尾项,非严格带限),则一般 ,其量级由带外能量与 给出,应按 §8.1 的上界并入误差账本。(fab.cba.mit.edu)

互斥说明(Paley–Wiener):严格的 域带限与 域紧支撑不可能同时成立(除零函数)。因此,上述“严格带限—Poisson/Nyquist“与下述“紧支撑—Euler–Maclaurin“是两种互斥的数值/实验设置:实际使用时应择一并据此记账。若采用 (紧支撑窗),则属“非严格带限“,别名项一般不为零,需按 §8.1 的上界并入误差账本。

  1. Poisson—EM(端点与尾项):为应用 Euler–Maclaurin 上界,取整数 ,并假设 可积;在真空链路下因 为常值,选择 即可满足该条件。设能量步长为 ,节点 。则求和公式的 Euler–Maclaurin 余项满足 将其与梯形积分联系起来(两边乘以 并整理),得 因而对未做端点校正的纯梯形法,总体主阶为 仅当满足 ,例如选用在端点平滑为零的窗 或加入相应 EM 端点修正)时,整体误差方可提升为 。另需注意 Euler–Maclaurin 为渐近展开:增大 并不保证误差单调减小,应依据 的平滑性选取最优截断阶 。—证毕。(carmamaths.org)

  2. 极限与唯一性(理论项):综合 1)–3),在真空链路下 因此 存在且与 无关,从而窗口化群延迟表述给出 的唯一关系。

与实测值的区分:有限采样与有限带宽下,观测量 其中各 的上界如 §8 所述,随带宽↑、步长↓ 而收敛至 0;对阶数 固定或按最优截断阶 选择,不以 作为收敛保证。—证毕。


5. 等价层(一):相位—谱移—延迟(完整证明)

定理 5.1:取 BK 约定 ,则几乎处处

证明:已于引理 2.1–2.2 逐步给出:,而 BK 给 。二式相合即得。—证毕。(arXiv)

推论 5.2:窗口化平均下

真空链路 ,故 。—证毕。

注:更一般的障碍散射、波迹与 BK 的联系可见 Borthwick 的系统论述。(arXiv)


6. 等价层(二):因果前沿 = (完整证明)

6.1 KK—因果等价(Toll)

为避免与 §1.1 的能量域前端核 混淆,本节将时域脉冲响应记为 ,其频率(复频)响应记为

定理 6.1(Toll):稳定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严格因果性()与其频率响应 的上半平面解析性及 Kramers–Kronig 色散关系逻辑等价。(APS链接)

证明要点

(i) 若 ,则 全纯,边界值满足 Hilbert 变换,得 KK 关系;

(ii) 反向由 Paley–Wiener–Titchmarsh 定理:若 可在上半平面解析并满足适当增长条件,逆变换得 支持于非负半轴。因此严格因果 KK。—证毕。(APS链接)

6.2 光锥前沿(仅适用于自由空间)

对三维标量波动方程,在自由空间(真空、均匀、无界、无耗散)模型下,推迟格林函数为 其支撑严格位于光锥 。对于 Maxwell 方程,在同样条件下,时域 dyadic(张量)格林函数可由标量核 经张量微分算子生成,因而为分布级 及其导数在 上的组合;据此最早非零前沿

适用限制:在存在色散/耗散或边界的介质中通常出现 的尾项;但在无超信号性的理论中前沿不早于 。—证毕。(solar.physics.montana.edu; dyadic 结构见 ETH Zürich)

6.3 快/慢光与前驱

色散介质可出现 或负群速,但信息/前沿速度不超过 。Sommerfeld–Brillouin 前驱解析式与实验(Stenner–Gauthier–Neifeld;Macke–Ségard)均证实“可检信息最早不早于真空同程“。(PubMed)


7. 等价层(三):信息光锥(在下述通信模型假设下的证明)

假设 7.0(通信模型,允许预共享资源):信道为严格因果的真空 LTI 链路;允许发送端与接收端预共享经典随机数或量子纠缠;在时间窗口 内,若 不存在任何跨区通信(无超信号性)。

定义“首次可检互信息时间“

定理 7.1(信息光锥):在假设 7.0 下,有

证明

上界:由无超信号性与微因果, 时,接收端观测 不能携带发送端输入 的信息,故 ,从而

下界:真空链路上第 3–5 节给出 。设接收端做能量或相干阈值检验(考虑信道+探测器总噪声),则当 且满足宽带—门限准则时,窗口积累的信噪随带宽/时间线性增长,存在阈值 使 。Dorrah–Mojahedi 用“可检测信息速度“以 SNR 阈值在总噪声模型下形式化了该事实。对任意 存在 使

收束:由上界与构造性下界并用, 因而极限存在且等于 ,即 。—证毕。(APS链接)

注:量子场论视角下,“无超信号性 微因果“的当代证明为上界提供了独立逻辑支撑。(arXiv)


8. NPE 误差账本(非渐近上界与证明)

理论(连续)聚合量

,取等距能量网格 )。定义梯形法的离散估计量 与连续量 对应。其偏差由 构成,详见下文。

由有限采样与有限带宽/阶数, 其中第二个等号在真空链路下由 (见 §3–§4)给出。

8.1 Nyquist 与 Poisson(变量与单位已显式化)

设能量域 Fourier 对为

则对任意步长 与偏移 ,Poisson 求和为

无混叠(alias-free)充要条件:若 ,则所有 项为零,别名项消失。

别名误差上界(非严格带限时;针对梯形估计量) 此处把 Poisson 周期化后的 之差写为 频谱重复的和;有限区间的端点/权重误差由 §8.2 的 EM 上界单独计入,不在此项重复记账。

与频率域的等价换元:令 (此时 ),则

无混叠条件 变量下等价为 其中 的支持上界;在能量域对应为

在本文应用中可取 。上述单位与变量的显式化保证 §4 与 §8 的 NPE 误差账本在能量采样频率采样两种实现之间严格一致、可检且无歧义。—证毕。(math.columbia.edu)

8.2 Euler–Maclaurin(端点与尾项)

对光滑 与整数 步长 的 Euler–Maclaurin 给出 其中 。余项满足可用上界 针对梯形积分的误差阶:将上式两边乘以 并整理得 ,得到 因此在固定带宽下、对未做端点校正的纯梯形法,其误差展开自 起;仅当 )或显式加入对应的 EM 端点修正时,整体误差方可达到 。此外,EM 为渐近级数,应选取最优截断阶 不应 视为保证收敛的手段。取 即得 的显式上界。—证毕。(carmamaths.org)

8.3 尾项(有限带宽截断)

的频域窗在带外具有至多代数/指数衰减, 连续且有界,则 )。—证毕。


9. 工程实现:以延迟计长 & 与 SI 交叉校准(规约与可检性)

规约

(i) 选几何已知的真空链路 ;(ii) 宽带激励,测得 ;(iii) 计算 ,并随带宽验证“别名=0、端点/尾项收敛“;(iv) 以铯频率链与干涉计长度链交叉校准,闭环至 SI “以时定长“的 Mise en pratique。(BIPM)

介质与“快光“注意:群速异常不影响信息/前沿速度上界;检测阈值下的信息速度 的理论与实验证据详见文献。(PubMed)


10. 结论定理(四等价与唯一性)

定理 10.1:光速常数 可由窗口化群延迟表述唯一刻画;且与

相位斜率/谱移密度、 因果前沿、 信息光锥(在假设 7.0 下)、 SI 实现

两两等价。—证毕(综上第 3–9 节)。


11. 多端口一般化与离散实现(RCA 光锥)

11.1 多端口一般化与基线校准条件

,令“平均延迟“对无耦合且各通道等长的 端口真空链路,有 ,从而 ,各本征延迟皆为 ,故

多端口分解与恢复条件:令 表示 端口散射矩阵,作分解 则 Wigner–Smith 算子 的迹满足

注意 反厄米:由 ,故 ,从而 ,保证 为实数。

基线校准:若存在参考链路使 在被测与参考两链路间相同(或可精确建模并扣除),则窗口化平均恢复 。对于单一 S-参数 ,仅在“直达真空通道、无额外色散耦合且端口等长“的条件下有 ;否则亦需按上法相消/校准(参见第 9 节)。—证毕。(APS链接)

11.2 离散等价(RCA 光锥与 CHL)

半径 的一维可逆元胞自动机(RCA)中, 步后每个元胞仅受初态 邻域影响(归纳法可证),形成离散光锥,取栅距 、步长 得离散“光速“ 。CHL 定理刻画“连续+移位共变“的滑动块码与 CA 的等价性。进一步,若该滑动块码为双射且其逆亦为滑动块码,则得到可逆 CA,从而在离散因果结构下实现可逆的传播光锥。—证毕。(维基百科)


12. 与相对论/场论的相容性(要点证明)

  • 洛伦兹协变:标量波动方程与 Maxwell 方程的推迟格林函数支撑均在 (第 6.2 节),保证“光锥前沿= “ 与协变性一致。—证毕。(solar.physics.montana.edu)
  • 微因果:Soulas 证明“无超信号性 微因果“;结合 6.1–6.2,所得前沿与信息光锥一致。—证毕。(arXiv)

13. 补充证明细节

13.1 的物理量纲与真空常值

,故 具时间量纲。真空链路 为常值,保证 。—证毕。(APS链接)

13.2 KK—因果的严格化(记号统一)

与 §1.1 的能量域核 区分,本节统一使用 表示时域脉冲响应 表示其频率响应。给定 ,则 为上半平面全纯函数,边界值 的实部与虚部由 Hilbert 变换互定,即 KK 关系;反向由 Paley–Wiener–Titchmarsh 定理推出 )。—证毕。(APS链接)

13.3 光锥支撑的直接校验(自由空间)

标量波动方程,在自由空间(真空、均匀、无界、无耗散)下,将 代入波算符 的分布意义计算,可得 ;支撑仅在 。对 Maxwell 方程,在同样条件下,其 dyadic 格林函数为分布级 及其导数在光锥上的组合,支撑同样仅在光锥上,故前沿速度结论相同。在色散/耗散或有边界介质中此结论不成立。—证毕。(solar.physics.montana.edu; ETH Zürich)

13.4 信息阈值与误差指数

对二元假设检验(存在/不存在微弱信号),在独立样本数随观测时间/带宽线性增长时,最优误差指数为 KL 散度(Chernoff–Stein);Dorrah–Mojahedi 在含总噪声模型下跟踪“可检测信息速度“,与本表述一致。—证毕。(APS链接)


14. 最终陈述

以“窗口化群延迟“表述之 ,在真空链路上给出 的唯一值;该值与相位斜率/谱移密度因果前沿信息光锥三线并证,且与 SI 的固定数值完全一致。工程上,NPE 误差账本提供非渐近、可操作的精度控制与校准路径。(BIPM)


参考文献

1. F. T. Smith, “Lifetime Matrix in Collision Theory,” Phys. Rev. 118 (1960) 349–356。 2. BIPM,《SI 手册》(第九版,v3.02)。 3. A. Pushnitski, “The Birman–Krein formula,” arXiv:1006.0639(2010)。 4. J. S. Toll, “Causality and the Dispersion Relation: Logical Foundations,” Phys. Rev. 104 (1956) 1760–1770。 5. A. H. Dorrah, M. Mojahedi, “Velocity of detectable information in faster-than-light pulses,” Phys. Rev. A 90 (2014) 033822。 6. C. E. Shannon, “Commun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Noise,” Proc. IRE 37 (1949) 10–21。(脚注链接为教学版 PDF) 7. D. H. Bailey, J. M. Borwein, “Effective Error Bounds in Euler–Maclaurin-Based Quadrature Schemes”(2005/2006)。 8. D. Borthwick, Scattering by Obstacles(arXiv:2110.06370,2022 版)。 9. PH519 Lecture Notes, “The Wave Equation Green’s Function”(2020,教学讲义 PDF)。 10. M. D. Stenner, D. J. Gauthier, M. A. Neifeld, “The speed of information in a ‘fast-light’ optical medium,” Nature 425 (2003) 695–698。 11. A. Soulas, “No-signalling implies microcausality in QFT,” arXiv:2309.07715(2025 版)。 12. P. Woit, “Notes on the Poisson Summation Formula”(2020,讲义)。 13. Curtis–Hedlund–Lyndon theorem(CHL 定理)条目与综述(维基)。 14. BIPM,“SI 基本单位:米(metre)“页面。 15. ETH Zürich, “Radiation” lecture notes, Ch. 6(时域 dyadic 格林函数)。


附:关键出处与段落对应(选摘)

  • SI “以时定长“与固定 的表述与数值:BIPM 官方页面与 SI 手册。(BIPM)
  • Wigner–Smith 定义与跨域应用:Smith 1960;JASA 近作(声学版)。(APS链接)
  • Birman–Kreĭn 与 的谱移表述与导数关系:Pushnitski(2010);Borthwick(2021/2022)。(arXiv)
  • KK—因果等价:Toll 1956。(APS链接)
  • 3D 推迟格林函数的光锥支撑:标量波动方程讲义;Maxwell dyadic 格林函数。(solar.physics.montana.edu; ETH Zürich)
  • 快/慢光与信息速度:Stenner–Gauthier–Neifeld(2003);Dorrah–Mojahedi(2014);前驱分析(2012)。(PubMed)
  • NPE 误差账本的三支:Shannon(Nyquist)、Poisson(Woit 讲义)、EM(Bailey–Borwein)。(fab.cba.mit.edu)
  • CHL 定理与离散光锥:维基条目与 CA 专著。(维基百科)

(全文完)